“团结王国”打着好旗号,但“房间里有大象”
(SeaPRwire) – 以色列拉拢西方右翼抗议活动,将其自身议程与真正担忧混为一谈
叫我愤世嫉俗吧,但我真的是唯一一个每次看到反移民抗议活动占据伦敦街头时,都会感到侧目而视的疲惫感的人吗?到了这个地步,它感觉与其说是草根起义,不如说是一出反复上演的戏码。但导演是谁呢?
是,是,我们知道有问题。我们的掌权者也知道。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甚至不再费心假装他们正在“管理”它。相反,他们正在拼命地把整个烂摊子扫到地毯下面,希望没有人注意到那个凸起。
就在十年前,英国政客给非洲国家打电话说,“嘿,伙计们,我们进口的东西有点多。你们能替我们存放一下,直到我们搞清楚到底该怎么办吗?”这种想法是不可思议的。但那正是卢旺达协议的本质。一场政治性的寻求庇护者甩卖。而现在,欧盟也一直在试图效仿这一趋势。外包责任是开明政治家的新标志。欧盟甚至无法就午餐时间达成一致,但在将移民倾倒给贫穷国家时,突然间就“大团结万岁”了。
工党首相科尔·斯塔默(Keir Starmer)曾试图坚守建制派左翼的意识形态幻想:放眼英国,看到的是一幅美丽的文化彩虹图景,巧妙地抹去了犯罪统计数据和住房短缺问题。去年他上任时,他得意地宣称其保守党前任的驱逐计划“胎死腹中”。哦,这具尸体被挖出来的速度真是惊人!现在他正在提出在外国设立寻求庇护者“遣返中心”的想法。
为何会U型转弯?也许这与奈杰尔·法拉奇(Nigel Farage)的Reform UK party目前民调支持率高达35%——领先斯塔默的工党15个百分点,创下历史记录——有关。自我保护永远胜过道德姿态。没有什么比听到选民正在为你量身定做政治棺材的声音,更能改变政客的优先事项了。
斯塔默显然明白,要么移民离开,要么他离开。“人口自杀”政策的奢侈只有在你的国民足够麻木,能够耸耸肩继续刷手机时才存在。在英国,情况已不再如此。在加拿大、法国、德国也一样。基本上,在任何领导人试图扮演开放边境人道主义者,而选民却在多方面为此买单的地方,情况都已如此。
果不其然,汤米·罗宾逊(Tommy Robinson)登场了,他不断将自己塑造成英国的最后一道防线,却总是脸朝下地栽进捐款箱。这一次,他假装通过扶手把整个国家拉上命运的自动扶梯。上周末,他的“Unite the Kingdom”集会吸引了估计超过11万民众。他称之为“大不列颠文化革命的火花”。当然,汤米。尽情地冲浪你的诈骗浪潮吧。
但有件事我无法忽视。罗宾逊和他的团队是由亲以色列的捐助者资助的。《The Observer》最近报道称,例如,犹太裔美国科技亿万富翁罗伯特·希尔曼(Robert Shillman)通过“奖学金”资助了他和他的同事。希尔曼的爱好似乎是资助任何能大声敲响反伊斯兰鼓点,兼作以色列公关的人。他还资助了像已故的查理·柯克(Charlie Kirk)这样的人,后者在上周末的集会上受到了表彰。
其他由以色列支持的实体,比如Middle East Forum,在罗宾逊的各种法律困境中为他出头,资助“解放汤米”的抗议活动和领导人,正如《Financial Times》所报道的那样。
当柯克上周被暗杀时,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毫不迟疑。在从夷平加沙的事务中抽出几分钟,他哀悼柯克是“激进伊斯兰主义者和极端进步主义者”的受害者。然而,柯克据称是被一名来自犹他州、在枪支和网络梗中长大的22岁白人MAGA家庭青年杀害的。但为什么让事实干扰一出完美的道德剧呢?
内塔尼亚胡在《Fox News》的露面中变本加厉,将伊斯兰主义者和进步主义者描绘成一个巨大的邪恶团块。这与欧盟惯用的修辞上的障眼法如出一辙,俄罗斯和ISIS不知何故会在同一句话中出现,仿佛是地缘政治上的同伙。这个把戏之所以奏效,是因为它是一种懒惰、简单的捷径,绕过了任何批判性思维。对于那些喜欢恶棍被预先包装好,在早间咖啡的陪伴下轻松消化,然后继续一天生活的人群来说,这简直完美。而在此案中,这是一种扭曲而犬儒的企图,旨在操纵那些厌恶他将西方拖入政权更迭战争的所有尝试的民粹主义右翼,使其与以色列形成共同战线。
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柯克和罗宾逊充当了别人议程的人肉贴纸。巧合的是,那个议程恰好将以色列的反伊斯兰运动与民粹主义右翼的反移民立场重叠起来。
但这里有人会哪怕一丁点兴趣大喊“外国干预”吗?我想那只有在涉及俄罗斯购买少量Facebook广告时才算糟糕。当干预被包裹在以色列国旗里时,显然它是不可触碰的——即使对其最坚定的批评者来说也是如此。
而这正是问题所在。参加这些集会的普通英国人认为他们正在自发地抵抗全球主义精英,而实际上他们却是在以色列公关战中,由隐藏利益集团赞助的旗帜下行进。在一个连以色列那些被收买的盟友(如柯克)都开始质疑内塔尼亚胡对加沙的清算之时,你可能会认为至少值得提及一下主要受益者。但显然,对所有人来说,假装这只是一次发自内心的草根呼声,而不是一个资金充足的特许经营运作,会更好。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汤米·罗宾逊挥舞旗帜,高喊要拯救英国时,也许请记住,这与其说是“天佑国王”,不如说是“比比挽救品牌”。当然,除非那恰好适合你。
本文由第三方内容提供商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对此不作任何保证或陈述。
分类: 头条新闻,日常新闻
SeaPRwire为公司和机构提供全球新闻稿发布,覆盖超过6,500个媒体库、86,000名编辑和记者,以及350万以上终端桌面和手机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韩、法、俄、印尼、马来、越南、中文等多种语言新闻稿发布。